活成果==十年磨一劍(劍銳柄俏)==一月撰一文(資豐訊新)

 物聯網圖標0_副本.gif    

百小圖堆疊融一爐==放眼網際僅此圖《眼花撩炫物聯藍海 啟動智能地球世代》《科技域無所不能 萬物均可相串連 笑看天地人斷聯》

一文概述物聯網整體脤動架構暨未來應用與商機及概念股群

【雲端物聯新視界,科技大老發豪願,萬物可聯非體系,小電當家躍主流,現實世界數據化,理念實現終成望,物物相連串成網,遠距遙控掌家況,樂安家居享升級,救急應變可及時,握智機放懷寬遊,美好人生科技軸】

導言

當下市場最夯主流群,翻閱報章媒體論述,開啟視媒報導,日日佔有版面數不盡目不暇給,甚或觀覽電腦展熱主題,捨『物聯網』其誰?

國內4G開台正艷陽高燒,智慧城市題材熱度沸騰,雲端夯話題拱上雲霄,實質運用在在牽連關乎科技能為一大聚焦點===『物聯網』

最早提出物聯網(物物互聯)構思,源自Bill Gates(比爾蓋茲乃微軟創建者之一)於1995年所著『未來之路』一書(曾描述遺失相機將會自動發送所在位置給失主之超現真夢幻情境),1999年美國MIT大學教授Kevin Ashton ,基於著重物品標記意念,進一步提出將RFID技術與感測器技術應用於日常物品中形成物聯網概念,嗣經多年各方加以探究蘊釀演變,歷今約十八年光陰,至2005年此一科智創新思維概念,始由國際電訊聯盟正式發佈,宣告物聯網即將進入人類實夢境!

觀諸美、中兩經濟強權國,無不認定物聯網之重要位階,為未來十年國家戰略級趨勢商機,且經提定發展政策應對,舉世各先進大國焉屈就商競落人後,當然亦步亦趨群傚定調拉高推展備戰位階,大陸則以積極實際行動,將「物聯網」概念昇華應用,並於『十二五計劃』中,明列重點發展項目後,媒體廣加報導,對國人而言,「物聯網」名詞頓時成為市場談論熱夯話題焦點,間接激動台股不論是否有實質涉獵,祇要沾上「物聯網」概念之個股即魅力四射,股海悶雞瞬轉熱手貨,呈現強勁蹦跳漲升走勢,此乃時也!勢也!熱話題激情短期難停歇,惟正解則係言者各異其詞,吾人趕時潮軋一『』,特加探究蒐資編撰系統概述!

物聯網劃時代真蹄

物聯網新世代係另一個關乎人類生活便捷安樂之長期性兆產大趨勢,目前則處發展起步階,僅有小分部份領域啟動運用,惟隨各層面推進腳步加快,實現指日可待,正逐漸邁向扮演人類居家工作生活之重心實境!

物聯網內涵,隨生活應用主題(個案)之差異性,而有其不同之詮釋。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觀字面即可明瞭其意涵,進層以言,其係一種新型態水平行網路智慧聯結之理念,猶如,當前吾人使用頻仍之網際聯網,藉由「TCP/IP」技術及通訊協定所制定形成,將網路上之各個網點,加以連接成條線,而眾多之連線,再交織成網狀面,從而衍生成「BTP與「BTB」之模式。

物聯網普世定義:即日常用物品,透過無線射頻識別、二維條碼、相對應之感應設備與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設備,裝置於物體上,作為穿針引線媒介,依約定之通用技術協定,將人類應用各種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結,透過介面及有線、無線等通訊技術設備傳導,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進而達到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之一種綜網模式形態。換言之,「物聯網」係一種事物與事物間,利用網路功能加以相互聯結,亦即不同之物品或產品,透由網路之聯結,再加無線電標籤識別技術(RFID)、感測器(Sensor)、嵌入式智慧產品及奈米技術之運用,進以提供人類即時且有用之訊息。倘用一般生活話語述之,即係將人類日常所使用之各種事物(如各類家電及生活用品等),其上置放感應射頻標籤器,經由與網路相連結,再將該貨物之有關資訊(如:產製之人、事、時、地、物及相關數據資料與到達、接收者等資料),透過各種傳輸設備導引,迅確傳送至遠端遙控主機設備中,進行智慧分析、監控、管理、儲存等作業,從而達到預期需求目標。故而,物聯網可言係一種含括通訊及人工智慧技術之技術聯合體。

物聯網聯奏曲==傳統與電子之融合=運用科技結合變成『智慧性成品』;如:電鍋、電錶、電視、電冰箱、窗簾、大門、汽車-----等電器物品,透由導入電子射頻感應標籤晶片暨專業軟體運作,可演化成具靈動性之智慧產品,藉資提供人類日常更舒適居家生活。

&觀文字敍述嫌麻煩,比手畫腳看不懂,弄張簡圖較易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720553.shtml

經濟日報製作物聯網系統聯結圖====(※經整編美化)

圖示:物聯網各環節關係脈動簡圖

建立應用物品編碼(電子標籤)透由RFID(無線射頻)技術結合各式網路設備終端消費者應用

物聯結構簡圖1 - 複製.jpg   

物聯網雲基幹架構(事件驅動架構)

據探索,物聯網由表面觀之,似百家齊鳴各唱各調感目眩,然細究實則萬宗齊一,其立基無非係利用現有之感測、網路、應用軟體等技術與各種實體設備之互聯串接整合。

物聯網基本上大致分為五層面:感知、傳輸、儲存、分析、應用,除分析與儲存層偏屬隠性軟體技術外,另硬體之感知層(Device)、網路層(Connect)、應用層(Manage)等三個層面,則係台廠普遍跨入較深核心,其各層面之功用析述如后:

主要參考網址:http://www.csie.ntpu.edu.tw/~yschen/course/2012-1/WNMC/ch14.pdf

甲、感知層(Device)=為物聯網實體層,負責物體訊息之採集,以無線射頻(RFID)系統為引訊(即於物體上放置標籤,紀錄物品基本資訊,賦予辨識身分),其主要為感測與辨識技術➷➷➷

『感知層』==係實現物聯網最重要之技術,應用夢想伊始,奠基於無線射頻 (RFID)系統,採用無線電波通訊技術,透由讀取器、標籤、中介軟體(RFID設備與資訊系統間,連結之處理系統)、資訊系統組成,標籤則又由天線與晶片組成,各環節相扣互成。

感知面技術==(物與物間辨識身分唯靠感知層)

(1)感測技術(用之探測、感受外界之訊號)

物理條件(如:光、熱、濕度-----)與化學變化成分(如:氣體、煙霧、彩光-----)組成,使智慧物件具有感測外在環境變化或物體移動之能力。

嵌入物體之感測元件,含括紅外線、溫度、濕度、亮度、壓力、三軸加速度等感測器。

(2)辨識技術(用特快速辨識物品身分)

最常見乃RFID之元件,係將RFID標籤嵌入物體,使物體可記錄及回報自己之身份或狀態。

針對各種不同之場景,進行感知與監控。

(3)具有感測、辨識及通訊能力設備:

諸如:RFID標籤及讀寫器、GPS(衛星導航系統)、影像處理器、溫度、濕度、紅外線、光度、壓力、音量等各式感測器。

感知面應用==含括:

二氧化碳、音量、視覺、嵌入壓力等感知能力感測器。

感測元件種類—(圖源網摘)

紅(紫)外線感測、聲音感測、光感測、溫濕度感測、震動感測、電量感測、壓力感測、動作感測、重量感測、氣壓感測、液位感測、照度感測、影(圖)像感測、磁體感測、位移感測、碰撞感測、差壓變送器、GPS衛星定位、超音(聲)波感測、CO2氣體感測、循線循跡感測、CCD電荷耦合元件(影像)感測、CMOS元件影像感測、三軸加速度、計數&PWM產生器、數位電子羅盤、陀螺儀、雷射區域距離測量儀、-----等。

感測器_副本.jpg   

(感測器原理暨分類較詳細目與說明,如附錄製表)

http://myweb.fcu.edu.tw/~mhsung/NPDP/Tech/Sensors/Sensor_04.htm

乙、網路層(Connect)==(屬網資運用平台,階段主流技術為Wi-Fi、3G、4G、5 G (國內下階段開發目標)、TCP/IP網路)

『網路層』功能,如同人體之中樞神經一般,扮演感測與應用兩層間之溝通橋樑角色,藉由設立監控平台,以掌控物聯智慧事物全局。

網路層含蓋各種不同通訊範圍(如:區域網路〈RFID、ZigBee、藍芽、WiFi、紅外線傳輸---等〉或外部網路〈3G、4G、5GWiMAX無線都會網路—等〉)與傅輸速率之通訊網路。

網路層正常運作先決條件,肇因智慧物件(經植入有效射頻感測器元件)得以具有存取網路之能力,從而使各種智慧物件之間(人與物體、人與人、物體與物體),能互為分享資訊,將感知層收集之資料,藉由建構無線電訊異質整合傳輸技術,傳送至網際網路,以便進行分析、儲存等作業。

特蒐舉時下最普及『超商物聯網』運程模式當範例:

超商店面物品店內裝置紅外線感測器藉由網路系統聯結感應進出人員、時間、人數調度櫃檯開放位置與數目全盤掌握顧客進出狀況與需求提昇作業績效

網路面應用==達成物件資訊交換、溝通處理工作

物聯網信息平台中心功能,將居家聯結之各種資訊,於啟動運作過程中,隨時作緊密運算、分析、儲存、監控,當遇發生異常事故時,俾及時主動或通知受訊者適切處理。

丙、應用層(Manage)➷➷➷物聯網與行業間之專業進行技術融合,依據不同之需求間,由業者開發出相對應之應用軟體,進行實務運作

實務運用面==(生活中各項網路化、智慧化服務項目)

專家證言,物聯網技術實務應用,現行仍處於初階期,成熟產業鏈尚未成形,市場可見光景,唯待物聯網技術能轉化為實際應用時,方為晴空昇起時。

觀諸物聯網之運用,未來首先呈現者,將係以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之『智能電網』、『智慧公車』、『智慧照明』、『智慧標纖』、『智慧健康照護』、『物流管理應用系統』、『汽保追蹤系統』、『汽車搖控』、『智慧車載系統』、【生活智能環境】----等為主流。

實務面運作模式:

遠端追蹤或監控與路由(家電設備與家俱結合)、資產追蹤(利用智慧標籤、近場通訊《NFC》、RFID於境域內互動式追蹤各種文件)、製程控制最佳化(採用各種感測器,進行監測並提供資料,透由傳輸過程得使遠端控制應用)、資源使用配置最佳化(落實智慧能源觀念,藉由資源使用狀況資訊接取,將能源消耗時機,使用配置最佳化〈如:配置電力離峰時間,自動啟動洗衣機)、背景認知自動化與決策最佳化

(監控未知因素〈設備與基礎設施間環境與互動〉由機器人取代人力,作最佳決策,如:空中對飛飛機,為避免瞬間突相撞,遇警示訊時,雙方及時將主控權交機器系統指揮)

●實體應用競爭日趨台面化

媒報:微軟公司加入高通公司(Qualcomm)等五十個科技業者成立之結盟,將共同建立物聯網標準?(SllJoyn連結標準),提供諸如:燈泡和自動恆溫器等家用裝置,發揮彼此連結之功能。

此外與高通競爭之晶片製造商計劃近期成立另一個標準聯盟,使物聯網標準之競爭趨於白熱化。

http://www.csie.ntpu.edu.tw/~yschen/course/2012-1/WNMC/ch14.pdf

物聯網組成主要架構關係簡圖

 物聯組成架構簡圖2 - 複製.jpg    

綜之,觀諸物聯網整體架構,雖分感知、網路與應用等三個層次,其中感知層主要係建立各物體之基本資訊,透過網路層之各種傳輸技術用特傳送資料至後端之應用系統,應用層將獲取資料,利用資訊交換平臺或共通資訊之交換過程,經由運算分析後,再與後端各個要應用領域之系統銜接,並給予其他物體指令,從而克臻物聯之終極目標。

🍎美國半導體晶片大廠飛思卡爾(Freescale)提出樹幹架構物聯網圖

 物聯樹狀架構圖1.jpg  

樹狀物聯網上層(樹葉)係實際應用之智慧家庭、智慧汽車、智慧汽車、智能電網、智慧照明、醫療服務(終端消費者受惠園地);中層(樹幹)則為硬體晶片與雲端之間融合之軟體(世界知名大廠發展天空);下層(樹根)係物聯網技術基礎,含括各式終端設備內部使用之晶片(IC設計族群及相關設備商各別領域競場)。透過雲端資料庫進行資訊存取、傳輸,提供各種終端運用,構成一個完整性物聯網。

物聯網產業供應鏈

隨智能需求時代開啟,網際網路再升級,物聯新世紀屆臨,科技產業大整合,實現全球物品資訊共享互聯網,無疑係啟動第三次資訊革命重心。

物聯網物物均可相連,涉及領域廣雜,端賴各結構層產業之感應元件、巨量網傳系統設備、終端應用設備、特用專業融合應用軟體等,各環節相扣,彼此密切互聯傳動,構成物聯架構中心。有關供應鏈狀況,詳如網摘附圖:

圖源網址:http://www.moneydj.com/HotProduct/HTML/PB60-1.HTML

Money Dj

物聯網產品結構圖

 物聯網產品結構圖1.jpg  

 物聯網供應鏈圖

    物聯網供應鏈圖1 - 複製.jpg     

 物聯網架構關連圖

     物聯網架構關連圖1.jpg      

智慧效能運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IoT)係透過各種感測設備,透過網際網路實現感知與通訊,嵌入式處理能力,接取並利用遠端超級電腦節點資訊,再將資訊標準化後,此一設備可在不需人為介入情境下,運用各種傳輸方式,傳至後端營運平台,執行更先進之分析、儲存工作,進而由分析出來之資料,進行複雜之決定以及快速回應本地需求決策,克臻萬物互聯之狀態。簡言之,乃係物物相聯概念,亦即透過通訊讓不同之裝置進行溝通、運作,現可應用於醫療照護、製造生產、電力控制等,物聯裝置大量希求,將引領產業不斷成展。

物聯網之所以能進行運作,乃係利用欲著力之物品上(如冷氣、冰箱、汽車…),先嵌入電子射頻標籤(RFID)、條碼等能夠存儲物體資訊之標識,再透由無線通路之聯結方式,將其相關之信息,傳送至信息處理系統(專業物聯網系統處理軟體),而各相關信息系統可互聯形成一個龐大網路,各環節間緊密配合,最终達到對物品之跟蹤、監控等智能化管理目的。

強效減憂』==外出工作、求學、旅遊、辦事、購物、訪友-----時,過往對家況變化,只能期求上蒼保佑一切平安無事。真有事僅能事後亡羊補牢,然而未來透由物聯網科技創造成果,將可及時分憂、協助人類解決可能之潛存問題,克臻省時省力有效率之目標。

現今忝為熱門話題之「智慧家庭(Smart Home)」,經含括物聯網之理念,諸如一間有創意之智慧家庭中,其可設計一個觸控面板,將居家之窗簾、音響、影音設備、電視、照明燈光、冰箱內容物、冷氣空調、汽車等物品控制作整合操作運用,或藉由手機、筆電等手持式裝置,外出、上班從事遠端控制。此外,「物聯網」除最早之智慧家庭概念遭提出外,未來更可擴大運用於企業與企業間進出貨流之控管、兒童或老人照護、環境監控等各種領域,雖言「物聯網」概念大體上率皆屬紙上談論階段,距實務運用尚有段奮鬥期,惟基於科技日行千里,加以世界各國均列為未來通信工作之重點發展項目,在高期望值與各方要求催成速效下,功成將係拭目可待!

智能物聯網運用實例:

(一):家電軟體錯位,技術員遠端維修解決==

家庭洗衣機韌體發生故障無法運作,經銷商維修技術人員,透過智慧型手機,首先自洗衣機製造商伺服器下載韌體軟體服資,再利用智慧型手機更新韌體(軟體),無需到府即可完成維修任務。

※其他家電產品狀況相同,維修方式亦同。

(二):醫師遠端把脈,無庸臨場診療==

一位慢性病人定期檢查,病人無需出家門,診治醫師即可透過智慧手環進行量血壓、血糖等一連串工作,再傳輸至醫院之資料中心,經由雲端運算分析結果,即可提供醫師追蹤掌握病人之病況資料。

(三):出外遙控居家小家電飾物調整==

外出半途突思及可能忘關家電設備,哇苦!怎辦?現今僅能再回家確認一翻,未來可設計一個觸控面板(各式智慧器物呈現),將家庭中之門戶、窗簾、音響、影音設備、電視、照明燈具、冰箱內容物、冷氣空調等物品,作控制整合操作,藉由智慧手機、筆等手持裝置,於上班或外出時,從事遠端搖控。

●智慧手錶控制家居家電產品,高通磕研發成功,且經將Wi-Fi無線傳輸軟體,免費交Allseen Allance 聯盟會員使用,台廠經有多家公司(光寶科、宏達電、友訊)取得該軟體。

兆元憧憬商機

《金流 物流 資訊流 大串連》

(據一份無可考之資訊顯示,大陸物聯網就產值比而言,應用層佔六成,網路層佔三成,最低者為感知層僅佔一成。)

綜合商機遠勝個別商機,物聯網形成仍需3~5年,如今才僅係整備萌芽期,只有待物聯網轉化為實際運用之際,屆時願景才會顯現-----商機在後頭!

(一)科技業界樂觀評估:

(1)PCB處理器大廠特爾公司,估算未來五年內所有裝置必會連結,商機龐大。

(2)晶圓代工巨擘台積電張大老預估略以,物聯網商機在十年內大開,至2020年產值將達1.9兆美元(約新台幣57兆元)規模,智慧家庭等物聯網商機大,預期將帶動MCU、感測器、藍芽晶片、RF晶片、家庭安控等需求成長,係下一個最賺錢之產業。另研華更預期未來物聯網及智慧城市帶動商機,將有十五年輝煌成長趨向。

今日消費性ICPC週邊IC物聯網概念股強勢表態,MCU股盛群(6202)、射頻IC股笙科(5272)均放量大漲。

(3)聯發科蔡大老預言略以,雲端2.0全新時代,將於2020年來屆臨,未來十年物聯網時代將大躍進,會有上百億個計之裝置於雲端串聯,帶動超級電腦崛起,且人們將會創造無限可能,進入一個智慧裝置無所不在之世界。

(二)各研究機構對物聯網未來產值效益之樂觀評估狀況:

(1)市調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產值將超越網際網路逾30倍,可望成下一個兆元級通訊產業。

(2)拓璞產業研究所曾估計,至201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可達新台幣3.53兆元,另日前(0624)更預測指出,當物聯網架構漸成熟,破壞式創新與雲端服務更全面貼進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時,今年消費電子暨零組件產業規模約1.34兆美元,滾雪球效應發生,將引動其後續衍生之軟體、內容服務等商機合計逾五兆美元。名符其實現今世紀熱門兆元產業。

(3)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預測,不包含PC、平板及智慧型手機在內的物聯網裝置用戶數,將於2020年成長至260億台,較2009年的9億台成長近30倍,屆時物聯網產品與服務供應商將創造逾3,000億美元邊際收益,各類終端市場銷售,將帶來1.9兆美元經濟附加價值,未來家庭、健康照護、教育、汽車與企業都將互相連線

(4)科技市調機構IDC曾在12月3日預估,物聯網在2020年有望創造300億個自動聯網端點、8.9兆美元之營收,而在此之前傳統IT業者、全球電信服務提供商以及半導體廠商將迸出新的合作火花,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聯網裝置市場開發出全新的整合型商品。IDC認為,第三平台(即行動運算、雲端服務、海量資料與社群網站)2014年會跳脫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PC的框架,朝物聯網邁進。

物聯商途發展與挑戰

未來物聯網之構思,係把多種物件、機器和基礎設施等,連接至一個基於雲端服務之全域中樞網路中。故而,導致巨量資料形成與服務突變性產生,勢將影響吾人日常生活習性,其程度或將遠超越過往網際網路初興時,所來改變人們溝通方式風潮盛況。未來物聯網所掀起人類生活之大革命,將吾人生活中分秒所生事與物,均會透過物聯網互聯,並加以儲存、數據分析,時刻透過雲端與無所不在之裝置串連,提供最便利之生活訊息,讓人們全天候活在如夢般之理想世界中----。

由於物聯網架構之中心平台,係屬多個嵌入式處理層——從最遙遠之衛星感測節點,直通網路核心,據探索各國目前對於物聯網所規劃之服務可謂相當多樣化,從各種信息顯示,因囿於系統龐雜度,勢無任何一家公司,能夠開發完整之解決方案,用特支持基於物聯網之創新事態,故形成眾商家競遂之局,乃勢所必然,跨入之企業家家均有機會可分杯商機美湯羹。

然而見諸產業環境,往往係瞬息萬變,市場需求變化莫測,掌握商機與市場需求不易,廠商成長脈動在洞徹力與競爭力提昇及有效應對之策-----

隨著智慧化終端裝置滲透率大幅提升,並具備聯網功能,可望帶起物聯網(IOT)商機,扮演未來十年半導體產業成長主軸。

美好事物人人期待,科技大老競相跳台面高分貝喊願景與商機,鼓舞世人期待熱流,然物聯網付諸運用,固可使人類生活達到高效、節能、安全、環保之智慧化和諧安和社會目標,然未來首要面臨挑戰與考驗方才開始,商機何時達高度,無人可事先掛保證,縱使高估亦無罪,蓋因網路技術層及設備之融合之配合面,資訊迅確與安全性問題將面臨大挑戰,如何使相關各項設備與資源,能作廣雜資訊整合及融合妥善分配、管理,並能自我組配、修復運轉,同時兼顧妥適劃界保護個人隱私,實為亟需克服當務之要。

專家看法認為,未來下列技術係物聯網得以成功發展之關鍵所在:

射頻識別技術、無線感知網路、嵌入式技術、奈米與微機電技術、高精度庛測器設計、IPv6位址規劃、即時無線傳輸系統、衛星通訊、標準化M2M。

故當上揭各種串接配合技術成熟時,亦即物聯網正式全面邁向啟動期,將為商機實現日。

http://www.104learn.com.tw/cfdocs/edu/104reading/mfs_viewer.cfm?img=4&j=9789866264757

發展導向目標

雲端物聯網綻放豔彩火花關鍵加值服務落實未來歸趨目標

台灣現階段物聯網應用雖仍在起步階段,惟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及政府科技政策當後盾,全力支持投入研發資源後,當有助新科產之快速發展躍飛,據北科大物聯技術研發中心之預測,物聯網將有機會於二~三年內大量普及應用,甚至接近網際網路之發展規模,國人正高度期待。

【時代科技通訊技術應用演進階】==

基於物聯網之創新需求,係廣泛且豐富之合作夥伴生態系統之間的協同作業,共同將基於物聯網的服務推向市場。一種可支援所有合作夥伴採用相同基本技術共同努力之開放式(非專有)平台,方係使物聯網得以廣泛實現之關鍵。

智慧設備(節點)與網路之連接開始出現,不過速度還不夠快。支援物聯網各種技術業經逐漸結合一爐,共同推動物聯網使其以較大多數人預期更快速度起飛,正如不久前才發生之網際網路現象及其引發類似應用如火如荼般興起那樣,預計未來十年內,物聯網將發生於吾人生活週遭每個面向。

科技大老紛紛躍台面發表未來物聯科技世代趨向主流看法,觸發產官學界熱論,引致政府主管相關單位關注,終於再出招扮政策推手,據媒報,2011年政府曾召開產業界智慧聯網發展策略會議,嗣後議決執行成效未如預期,如今鑑於物聯網概念發燒,行政院再度趁勢積極研訂相關發展方略目標,加緊催生物聯網智慧商業創新應用策略,除研究整合新、舊方案合宜性,待方案時機成熟正式推出外,現階段率先著手,則為已上路之『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等方案』,進行小規模物聯試驗,冀望藉由加速點火推動擴大智慧科技運用方案,預盼至2016年克臻邁向實質推動物聯網目標。

💽政府推展物聯網脈動概況===特綜編製表如后

台灣推展『物聯網』產業概況表

定   義

所有物品可透過射頻傳感設備,讓訊息與網際網路串連接,藉資提供智慧化識別與管理應用

目   標

任何時間、地點、任何人與物,皆可自由互動串連

特   徵

多種多樣集物融合體,無處不在傳輸互聯網路,智慧化訊息數據整合處理應用

推 展 進 程

世界各國均處起步階段,尚未見整案輸出實例,僅現小規模試點,國內即將啟動試驗進程

推 動 概 況

🌏2011年,行政院首度召開產業發展會議,訂定『發展台灣成為全球智慧聯網創新中心』新願景

🌏物聯相關各廠商,秉持政府政策指向,於自身領域內,採研開發相關設備系統產品,用特因應配合,惟囿於整體整合環境未能形成,加之運作門檻高,迄今僅有小成效

🌏201310月,經濟部假南港展館舉辦國際物聯網應用論壇,邀數位物聯網相關企業人士,共同探討物聯發展走向趨勢及國內商機之所在,期克有助開創新局

🌏2014年下半年,行政院趁物聯概念發燒之際,加緊催生物聯網智慧應用策略,重新盤點新舊方案,適時撩撥物聯網應用領域發展。同時配合4G行動方案執行,將推物聯小規模試驗

🌏2014年7月,行政院召開科技會報,數位知名科技大老與會提供建言,側重擴大物聯科技應用方案計畫,並提議105年度起,額外提撥(補助)科技預算每年將約30億元,點火帶動物聯網產業之蓬勃發展。

🌏

發展態(優)勢

擁有硬體完整產業鏈,製造及代工實力雄厚,物聯應用現階段著重應用層發展,以帶動資訊產業轉型,基於海島小規模市場特性,且堪作為應用服務實驗場域,未來待時機成熟,即可伺機推廣至全球市場

運 用 領 域

居家、交通、醫療照護、生產、運輸、金融服務、商業、物流、觀光、農耕、工業、環保、國防軍事----等

主要受惠商機

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台達電、宏諅、華碩、研華、凌華、----等,N家跨足物聯網相關供應鏈業者

資 料 源

聯合報系為主,其他網媒訊等為輔,綜合製編

因此,下一步台灣要發展物聯網,就將這些既有優勢串連起來,要整合資源,優先需要一個世界級之開放式雲平台,如Acer BYOC自建雲平台,再配合台灣有許多軟體應用公司,年輕朋友可以在此平台上,發揮無限的創意,大家可以攜手合作迎接物聯網之世代。

科技行家觀點,全球資通訊之科技應用發展,由處理器研發運用,啟動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一路發展至個人電腦(PC)、網際網路、雲端科技、互聯網,如今之主流則係導入物物串聯智慧新生活之世代。

樂觀看待當前面對物聯網未來商流趨勢,從現實面觀之,處此世界各國高調主導物聯網商機強勢商競環境下,台灣占有幾項立足點相當大優勢:如(1)擁據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大之生產基地,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公司列指標,正磨刀霍霍準備迎戰主流大趨勢;(2)傲群整合齊全多元中小型IC設計公司,聯發科等為馬首指向,足堪能量應付物聯網之各式應用需求;(3)安定環境可源源不絕提供無所不在之各式多樣物聯應用終端裝置與產品鏈,堪稱全球之研發製造供貨大本營,擔負任務要角不缺漏,儼然成為世界各大科技廠,選擇合作重點目標。

故而,欲發展物聯網,吾人認為只要將此優勢資源有效串連整合,架構一個世界級開放式網雲整合平台(類如Acer BYOC自建雲平台),再配合國內諸多軟體應用公司投術後盾,互引發揮合作無限創意,克臻落實應用,成功經驗能量列車,再伺機駛向國際舞台,物聯網時代豈非遲早屆至?

日前科技大老預言,雖目前全球物聯網裝置介於一百至二百億個之間,至2020年將會係全面智慧物聯網臨屆點,且會有數以百億計之裝置於雲端串連。另國際網通大廠思科(Cisco),則預計至2015年,全球物聯網裝置將可達250億元(平均每人擁有3.47),而至2020年時,全球即可擴達500億個。觀諸預估種種數據超優化,真係商機無限美好,惟不知是否會樂昏頭?僅能拭目以待!

※綜之,『物聯網』本身僅係概念術語,並非一種技術,係將現今已存既有之技術再昇華,並視個別應用領域之需求,作整合運用之一種作為,就其內容以觀,含括感測器、聯網系統設備、各種可能控制、監測、分析等環節,一氣呵成之連結作業,物聯思維邏輯,未來可運用於居家家電、工業設備、醫療器材,甚或生物農業方面---等,藉資提供各式自動化與智能化之遠端管理服務,解決人類現代所面臨之『安』、『便』、『穩』、『捷』情境,從而滿足人類夢想需求。

概念股群金流

物聯網非產業,乃係一個科技高度智慧應用願景,舉世萬千企業介入共舞創造未來智慧新世代!

據探索,台灣廠商目前著墨較深者,當屬硬體部分,含括細目種屬頗多,諸如:感測器、無線微控制器(MCU)、微處理器(MPU)、半導體製造與封裝、網通終端CPE等三個層面,均有台廠投入生產之列,搶商機預估物聯網市場未來產值最可觀則為=醫療照護產業。

台廠切入感知層應用(如光感測、距離感測、電源管理IC元件-----),網路層(如短距傳輸技術RFID〈無線射頻嵌入式電子標籤〉、標準型藍牙BLE、ZigBee及NFC,較長距離傳輸的WiFi、光纖----等,應用層台廠以供應資料中心硬體為主(資料處理相關、數位家庭、植物工廠),及其他物聯周邊設備----等。

日前,媒體廣報,美國微控制器大廠微晶( Microchip )宣布,將以每股143元現金收購國內上櫃藍芽晶片公司創傑(5261)後,主流風向及時推一把,引動相關物聯網族群之股價隨之狂飆,後市一遍好願景。

物聯堆中覓飆股,靠研究配運勢,相關概念股特臚列如后:

物聯網興起,讓涉獵IC設計族群重然新商機,競相衝霄起。

物聯網概念股:範疇廣雜沾邊興 進網淘金圓商夢 長線題材佈多頭

※當今正夯之穿戴式裝置,亦歸入物聯網一環。

科技張大老表示,物聯網推展動能不可或缺三要素:微系統感測器、低功耗低耗能、系統級封裝等技術。

物聯網核心物件==當屬包含感測器、射頻元件、微控制器等微機系統。

物聯網架構主流==物件對物件互聯架構,以嵌入式系統為重點;物件對人則採半開放式系統設計為要則,然兩者核心系統均需使用『記憶體(DRAM)』(使用年限七年)。

物聯網運作起步==各種裝置利用感測係統進行連網,『IC設計』無疑列最重要之一環。

半導體產業關係鎖鏈==上游IC設計中游IC製造下游IC封測

物聯網發展潛力無窮,IC設計及系統廠紛紛搶進,今年最可能引爆商機之領域,為智慧電網、智慧型LED照明、行動支付及大陸三網融合,此外,物聯架構開發汽車電子市場,如汽車娛樂系統、電動車、智慧導航、無人駕駛車、車體感測等,將係廠商競逐商機熱夯新焦點。

http://bar.cnyes.com/html/5346/8CF0BB2D525827E.shtml

◎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就「物聯網」商機分析,目前台灣廠商主要受惠面乃硬體設備製造;其中,就物聯網第一層之「感知層」而言,有感測器(sensor)、穿戴裝置等產品,從而連動半導體晶片之設計、製造、封裝等產業受惠。

根據研調機構預估,大陸物聯網市場規模,可望從2013年之5315億元人民幣,成長至2015年之8150億元人民幣。故潛在商機頗大,基於地緣風土族性語言等關係,台廠能早先步布局者,可早享業績高成展果實。

物聯網概念族群

科技晶圓張大老:『聯結無所不在』,啟動產業熱機,物聯網半導體產業下個Big Thing。

(異樣功能齊串聯-萬物相聯成模式-科技智慧新顯學-物聯浪潮狂襲捲-卡位搶機不缺席)

 股名  代號

產 品 鏈

估EPS

PER

股淨比

備 註

物聯系統整合晶片

(穿戴裝置、物聯網感應器等新主流產業興起,需用大量半導體,激發晶圓應用大商途)

※『晶圓』之原始材料為「矽」,而矽半導體積體電路製作所用之矽晶片,因其形狀係圓形,故稱為晶圓;於矽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而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之IC產品,故位居整體電子資訊產業之最上游。

台積電2330

專業半導體晶圓代工

(※晶圓係製作矽半導體積體電路所用之矽晶片,用途廣泛)

8.8

16.23

3.5

世界級穩健系統整合技術具大優勢

聯電2303

專業半導體晶圓代工

晶圓.jpg   

0.5

26.29

0.89

聯家軍IC 設計族啟動物聯網大本營

 

 

 

 

 

 

微機電(MEMS)感測系統&元件

(體現人機介面,提供物聯網更強功能與附加價值,擴張應用層面與便捷穿戴裝置透過感測器功用,強化各項感應功能 )

矽創8016

面板驅動IC、微機電光感測元件、觸控及電源管理IC、加速度計

5

15.94

2.07

 

三聯5493

距離感測儀、逍訊設備、視覺檢測系統、乙太網路轉換器,交通監測等整合系統、地震警報系統

2.4

11.27

1.60

 

力旺3529

邏輯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矽智財(IP)、讀寫編程元件、NFC技術應用服務

7

61.31

11.88

 

原相3227

醫療感測元件(脈搏感測、光感測、手勢控制晶片、心跳感測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

3.8

34.98

2.03

 

凌耀3582

數據傳輸、各式感測IC產品(光源感測、距離感測、光儲存感測元件、色彩及紫外線感測器等)、穿戴式裝置UV Sensor及脈搏感測器

7.5

16.14

3.32

 

自動辨識系統 (AIDC)及設備

(接收信息自動辨識解讀,自動輸入電腦重要資訊,從而衍生形成諸如條碼、磁卡識別、光學字元識別、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指紋識別、射頻識別、生物識別、圖像識別等現代化高新技術)

精技2414

工業電腦及自動辨識條碼掃瞄器

1.1

15.73

1.14

 

精聯3652

全方位多元應用具智能辦辨識系統網路主控機、無線射頻辨識醫療及工業指紋辨識行動電腦、自動資料收集品

0.7

27

1.11

 

欣技6160

有線、藍芽無線條碼掃瞄器、工業行動電腦、固定終端機

1

35.38

2.29

 

緯創3231

自動辨識資料收集系統(AIDC)GPS手持裝置

1.5

16.2

1.07

 

鼎翰3611

無線射頻技術自動辨識條碼掃瞄器、條碼印表機

15

22.54

6.45

 

凌華6166

工業電腦、高亮度智能屏、工業手持與自動識別資料擷取等量測設備

4

26.56

3.80

 

振華電8114

一體成型端點銷售系統、條碼讀卡機、光偶合條碼掃瞄器、指紋辨識器、各種功用顯示器

9

21.33

7.43

 

永豐餘1907

本業紙業(文化紙),深耕大陸物聯網關健技術之無線射頻領域

0.2

157.77

0.58

轉投資大陸揚州永奕、永道、永豐精三公司,從事無線射頻芯片、辨識標籤、標籤封裝與精密天印刷線等研製

無線網路區域設備(Wi-Fi聯盟認證)

(物聯網需使用,長短距離大量網路射遺頻傳輸,及標準藍芽BLENFC、光纖等設備)

正文4906

無線網路設備、綠能物聯網

1

32.47

1.01

 

建漢3062

網通設備代工、無線寬頻、區域網路終端設備(路由器、閘道器、整合接取器、無線網卡、媒體播放器、乙太網路交換器----)、智慧電視

0.5

89.91

1.96

 

友勁6142

電信管制設頻器材(有線、無線網卡、交換器、路由器、光纖轉換器---)

0.1

0

0.71

 

中磊5388

IP CAM、智慧警報器、穿戴裝置整合系統、遠端智控設備(空調)、智慧居家管理與應用服務

4.9

17.63

2.84

 

明泰3380

區域網路(無線RF模組)、智慧感測器(感測照明、安全監控感測、心跳感測)、行動裝置、家庭連網、娛樂影音監控設備

1.6

14.15

1.10

 

盛達3027

區域網路通訊應用、智慧電源(智能電網)及能源控制管理系統設備、物聯網基建、LED驅動器智慧照明

0.6

61.26

1.48

 

啟諅6285

無線寬頻設備代工、衛星無線通訊、舒活辦公室及中小企業用小型基地台、智慧家庭(智慧電表)、汽車接受器

4

17.97

2.48

 

虹冠電3257

類比電源管理控制IC晶片、攻率因素校正器(PFC)、同步混合諧振控制(SLS)IC晶片

5

21.18

3.68

 

台揚2314

衛星通訊、無線寬頻局端設備、功率放大器

-1

0

2.76

 

網路擷取傳輸系統設備及儀器

(網路傳輸系統器具設備,對於物聯網整體運作之過程中,扮演傳導溝通執行最重要角色,含蓋細目範疇廣雜,因應用領域不同,所需配備有其差異性)

中磊5388

電信寬頻網通設備、IP節點裝置、警報及煙霧感測器、穿戴裝置、光纖、LTE、小型基地台、智慧家庭安控系統

4.9

17.63

2.84

 

東訊2321

用戶端交換系統、局用傳輸設備

50.01

0.24

 

台林5353

傳輸設備、寬頻數據機

0.8

20.23

0.97

 

榮群8034

接取、傳輸網路設備

0.1

132.78

1.65

 

晶彩科3535

設備儀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設備(讀取器晶片組、網印生產、電鍍網標籤天線、超高頻射頻標籤IC)、覆晶封裝設備

0.2

0

1.43

關係企業晶準推內建手機讀取器模組

微控制器(MCU) &應用處理

(MCU堪稱微型電腦,五臟俱全功能,可將各種科技零件性能之記憶與運算加以整合控制,讓聯結產品得以智慧化,其乃物聯網監控螺絲栓)

聯陽3014

筆電嵌入式微控制器、安全監控影像晶片系統、HDMI晶片、人物互動感應器

3

20.21

1.62

 

創意3443

USB3.0周邊裝置控制器

3.8

35.54

3.39

 

松翰5471

筆電晶片、微控制器、無線影音傳輸、消費性IC、玩具IC、攝影機安控系統

3.1

18.19

2.79

 

義隆2458

智慧穿戴裝置觸控IC面板晶片、無線充電、行動電源、安全監控等物聯網相關微控制器產品、指紋辨識IC

3.6

14.4

2.67

 

新唐4919

消費電子、語音IC、微控制器、電源管理晶片、6吋晶圓稼動率、穿戴手環裝置馬達控制器

1.2

29.69

2.47

 

凌通4952

消費性及玩具與無線充電IC32位元微控制器

1

13.56

1.95

 

盛群6202

無線射頻(RFID)整合MCU、資料收集、無線充電IC(待認證量產)、智能水、電表量測系統(研發中)

3.5

18.93

3.49

旗下盛通攻無線射頻IC

偉詮電2436

影像處理/辨識、無刷馬達控制、安全散列/生理訊號偵測、電源消費性IC、行動支付平台記憶體控制IC、泛用微控制器、電源供應器監控IC

1.2

55.4

2.71

 

F-矽力6415

微控制器、消費及通訊電子、智慧手機、照明電源IC4K2K電視、安控監視器面板、智慧電網

10

31.63

5.86

 

低功耗低耗能技術設備(電源管理、功率)

(低功耗技術降低物聯裝置耗能提昇使用時機更具實用性)

台達電2308

電源控制供應器、建立能漂管理平台

8.4

27.58

5.09

 

全漢3015

建立能源漂管理平台

2.3

14.06

1.02

 

創意3443

低功耗與內嵌入CPU設計、高度整合製造服務

3.8

35.54

3.39

 

宏捷科8086

基礎通訊應用砷化鎵功率放大器)(PDA)

1.4

0

1.99

 

正新2455

基礎通訊應用砷化鎵功率放大器(PDA)

1.6

18.87

2.10

 

穩懋3105

基礎通訊應用砷化鎵功率放大器(PDA)

1.8

16.5

1.34

 

立錡6286

MEMS感測元件晶片、低功耗電源管理IC

10

19.98

3.89

 

致新8081

低功耗電源管理IC、手持行動裝置

7.5

14.94

2.09

 

瑞昱2379

嵌入式低功耗Wi-Fi無線網通IC晶片、路由器網路處理器單晶片、電腦周邊、遊戲用乙太網路

6.8

15.43

2.33

 

無線通訊晶片

(物聯網之資料擷取及網路傳輸,需使用大量無線網通晶片,用特作為建構物聯網之基建一環)

聯發科2454

4 G網通系統晶片模組建構

33

23.36

3.47

系統整合大優勢

祥碩5269

高速傳輸驅動器、高速介面控制晶片、裝置端晶片、USB3.1集線控制器、高速儲存端口倍增器

3.5

84.35

8.30

巨量資料類USB可導入行動、智慧手機、平板電腦

聯傑3094

嵌入式乙太網路IC晶片、IP攝影機監控晶片、網路通訊軟體

1

47.16

2.89

 

亞信3169

網通IC晶片、嵌入式網路IC、高速傳輸介面晶片、USB3.0連網相關晶片

1.5

22.67

2.47

 

譁裕3419

消費性及工業級基建基地站及網通設備天線、微波無線衛星通訊

0.5

0

1.18

合併永辰深耕衛星通訊低離雜訊降頻器及多功能複選開闔器

晶彩科3535

設備儀器、無線射頻識別

0.2

0

1.43

 

信驊5274

伺服器BMC晶片

11

32.53

8.02

 

旺玖6233

USB3.0晶片、網路攝影機控制器、微機電及加速度磁性感測器、電源保護IC、行車紀錄器、運動穿戴裝置

1

0

1.71

 

笙科5272

無線藍芽通訊晶片、無線射頻(RFID)IC、無線傳輸設備

3

32.75

4.62

 

創傑5261

無線電通訊IC、無線射頻(RFID)IC

5

28.68

6.02

MCU大廠Microchip日前宣布以3.285億美元收購

盛群6202

無線射頻(RFID)整合MCU、資料收集、無線充電IC(待認證量產)、智能水、電表量測系統(研發中)

3.5

18.93

3.49

 

力旺3529

無線射頻(RFID)IC、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IP服務

7

61.31

11.88

 

互聯架構嵌入式系統 (記憶體)

(物件互聯需靠嵌入系統,DRAM內中正扮演舉足輕重重要角色,類群儼然成為物聯網新藍海)

晶豪科3006

智慧電網利基型記憶體DRAM4G網卡晶片

4

16.88

2.11

 

力積3553

智慧電網利基型記憶體DRAM

0.5

42.07

1.74

 

鈺創5351

智慧電網利基型記憶體DRAM

0.2

47.73

1.51

 

宇瞻8271

汽車、工控嵌入系統記憶體DRAM

3.5

10.62

1.82

 

華邦電2344

編碼型快閃、利基型、行動等DRAM(主推極微小低功耗封裝串列式快閃記憶體)

0.7

44.42

1.20

 

華亞科3474

動、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晶片技術矽中介層矽晶圓

7

10.75

5.81

與日月光協力合作

雲端運算&巨資儲存

(物聯長期穩健發展,物物端點將增多,上層雲端需更多電腦運算,物聯引動大數據時代巨量資料運用需求,巨資服務可透過雲端技術進行儲存與運算分析,屬無庸工廠業,僅需具蒐集能力與開拓運作力)

宏諅2353

雲端運算技術(雲端手機)、超輕薄筆電,推動自建雲計畫

0.2

0

1.19

與聯發科合作

其陽3564

雲端物聯網、網路安全伺服器

2

33.35

2.61

 

神準3558

整套雲端及巨量資料管理系統服務(基地台路由器、無線網路管理交換器、雲端監控系統)

11

19.1

4.50

 

喬鼎3057

雲端多媒體儲存、磁碟陣列

2.7

19.18

2.86

 

新巨2420

新雲端及巨量資料、利基型伺服器電源、車用微端開關

3.6

14.83

2.79

 

創見2451

記憶體模組、無線雲端儲存(高傳輸高容量硬碟)裝置

9

14.06

2.19

 

建準2421

伺服器儲存及網通終端運用設備

1.4

16.26

1.46

 

勤誠8210

高密度資料儲存設備、伺服器機殼、雲端服務、消費性電子

4.2

19.40

3.17

 

终局端設備暨系統

(物聯網觸發倉管、物流、餐飲、零售通路等產業之廣泛應用趨動終端裝置設備版圖商機)

仁寶2324

筆電、雲端伺服器、遠端照護智慧衣、無線連網、中控顯示等車用電子

1

0

1.32

 

華碩2357

筆電、簡易桌上電腦、三合一雙頻乙太網卡、智慧型機上盒、變形平板電腦

26

12.28

1.69

 

英業達2356

筆電代工、行動運算、雲端應用軟體技術服務、穿戴裝置、全方位健康管理系統

2.2

13.75

1.73

 

廣達2382

筆電、雲端伺服器、穿戴裝置(智慧手錶)

5.2

17.55

2.56

 

緯創3231

通訊ODM專業代工、工控領域、消費雲、手持(筆電)、工業電腦、網通設備、智慧手機

1.5

16.20

1.07

與盤儀共同發表「雲端整合物聯新視界」合作簽署

微星2377

主機板、遊戲筆電

4.8

16.14

1.70

 

研華2395

工業電腦、智能設備雲端管控平台、物聯感知軟體整合

8.8

31.82

6.72

系統整合新機會

合勤控3704

接取設備、網路安全設備、網路數據機及4G LTE小型路由器

0.9

24.48

1.23

 

威強電3022

工業控制電腦、大小行動裝置、終端感測器、開發網通平台軟體

4

14.30

2.33

旗下威聯通主攻網路儲存系統設備,搭網雲風潮

艾訊3088

工業、觸控平板電腦、嵌入式單板電腦卡、安全監視系統、智能交通車載電腦系統

5

17.76

3.65

旗下益通專營工業通路

盤儀3594

工業電腦、強固手持裝置設備、行動醫療平板電腦

2

42.34

4.44

與緯創策略合作

凌華6166

工業電腦、強固手持裝置設備

4

26.56

3.80

 

欣技6160

利基型工業電腦、可攜式终端機、掃瞄解碼器

1

35.38

2.29

 

精聯3652

工規行動電腦、手持行動裝置、居家安控

0.7

27

1.11

 

融程電3416

工業電腦顯示器、物聯手持裝置設備

4.5

16.68

2.53

 

振樺電8114

工業電腦、POS(點對點銷售管理系統)、無風扇POS設備

9

21.33

7.43

 

精技2414

資訊通路配銷、工規行動電腦

1.1

15.73

1.14

 

飛捷6206

工業電腦、POS(點對點銷售管理系統、資訊服站系統、工業控制系統)、觸控螢幕

7

19.88

4.12

 

鼎翰3611

自動辨識系統設備、熱感/熱轉式條碼標籤印表機、資料採集接收器

15

22.54

6.45

 

科誠4987

自動辨識系統設備、電子控制迴路、機電控制韌體、人機介面應用、條碼標籤印製機

7.5

15.77

3.58

 

廣積8050

工業電腦、POS(點對點銷售管理系統)、工控自動化板卡、電腦主機板

4.2

22.87

2.47

 

F-矽力6415

電源管理IC、安控監視系統設備、智慧電腦、固態硬碟、智慧型手機、4K2K電視

10

31.63

5.86

 

樺漢6414

自動化設備及手持式POS機、電腦週邊設備

6.8

38.46

6.99

瀉海集團旗下

泓格3577

遠端、近程監視控制及工業、運動可編程控制器、量測系統設備

2.2

23.92

2.63

大陸金泓格產製智慧電錶集中器及電力監控管理

金橋6133

連接線組物聯網串聯基本元件

0.5

35.91

0.82

 

智易3596

智慧型網路終端設備(接取、路由器)、光纖及無線區域網路、無線影音數位家庭、電力線

4.4

12.33

1.20

 

终端交易設備

(科技不斷演進,促使電子金物流商務掘起,趨向無鈔交易行為模式,亟需運用各項具備通訊功能之終端計算設備,藉由聯機系統安全保密作業,以利消費金融交易支付迅確進行)

同亨5490

金融交易终端機(IC讀卡機)、信用卡晶片、電玩终端硬體設備

3

12.65

2.14

 

連宇2482

金融交易终端機(IC讀寫卡機)、密碼辨識器、視訊卡、安全監控系統

0.1

0

1.05

 

 

 

 

 

 

 

安控系統

(網路、雲端應用普及,再以影像處理技術日益提升,安控器材經成近數年最夯之應用,物物相連安控器材扮要角)

晶睿3454

通訊智慧安控軟硬體器材系統設備、車載安全監控(車用網路攝影機)器材、超小定式網路攝影機

9

12.94

3.58

 

奇偶3356

智慧通訊安控軟硬體器材系統設備、數位網路攝影機

10.1

14.14

3.99

 

陛泰8072

智慧通訊安控系統設備及數位網路攝影機

4.2

16.13

1.54

 

彩富5489

安控系統設備及數位網路攝影機

6

11.83

3.35

二線安控廠

杭特3297

安控系統設備及數位網路攝影機

4

10.79

1.51

二線安控廠

天鉞電5251

安控監視系統設備

6

12.24

2.39

 

慧友5484

安控系統設備及數位錄影機

-0.6

0

1.11

二線安控廠

宇瞻8271

雲端安控小型記憶卡

3.5

10.62

1.82

 

整合型服務系統

(將軟體、作業系統整合嵌入硬體(電腦、手機、電視-----)內,作為推動服務平台)

華碩2357

筆電、平板PC、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平台等生態服務整合系統

26

12.28

1.69

 

宏諅2353

筆電、平板PC、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平台等生態服務整合系統

0.2

0

1.19

 

宏達電2498

生態服務系統,取得Wi-Fi無線傳輸物聯網軟體AllJoyn

1

0

1.48

 

聯發科2454

整合型通訊(4GWi-Fi、藍芽)模組,建構穿戴裝置及物聯網生態服務系統鏈

33

23.36

3.47

 

光寶科2301

跨醫療照護領域,取得Wi-Fi無線傳輸物聯網軟體AllJoyn

3

14.71

1.69

 

友訊2332

智慧型天線、LTE戶外設備、無線網路攝影機等網通產品、取得Wi-Fi無線傳輸物聯網軟體AllJoyn

0.6

22.63

1.00

 

網路服務營運

(物聯網時代,4G開台熱夯上場,網服營運正式商啟競途,高頻上網服務將締新猶,牽引消費服務再升級)

中華電2412

3G4G電信數據服務(集合固網通訊、行動通訊、數據通訊等領域)

4.8

17.44

1.92

 

台灣大3045

3G4G電信數據服務、與畢嘉士共研發防走失智慧手環、購物電子商務

5.5

15.60

4.03

 

遠傳4904

3G4G電信數據服務、交通運事雲

3.8

16.99

2.68

 

亞太電3682

電信數據服務(4G700MHz頻段)

0.5

40.66

1.70

鴻海子公司國興併入,成最大股東

台灣

之星

4G電信數據服務

 

 

 

併威寶

晶圓&網頻測試

(晶圓偵測係半導體製程一環,藉由成品產出前之測試作為,確認IC產品正常與完整,有助提升良率進而降低成本)

全智科3559

4G射頻積體電路元件及PA晶圓級封測、晶片射頻測試

0.7

18.87

1.21

 

矽格6257

4G射頻積體電路元件封測、數據晶片混合訊號IC測試、手機晶片測試、電源管理IC與模組、利基型記憶體、網路相關晶片

2.8

13.34

1.63

 

京元電2449

射頻積體電路及微機電元件封測、微機電元件晶圓自動化偵測機台

2.1

16.87

1.43

 

菱生2369

積體電路及各種半導體零組件之裝測,電源管理及快閃記憶體封測、微機電元件(壓力計、陀螺儀、電子羅盤、麥克風)之測試

0.7

19.89

1.04

 

泰林5466

微機電元件封測、加速度計、陀螺儀、指紋辨識及影像感測器之測試、微電子測試代工

4

3.51

0.99

 

華東8110

非標準型、利基型、行動等記憶體封測

1

16.83

0.99

 

耕興6146

手機、汽車電磁波檢測

6.5

26.09

5.64

 

敦吉2459

安規、EMIEMC、射頻(無線頻譜)等驗證測試、代理IC零件通路、電零塑件製造

2.6

14.05

1.08

蘋果新品Apple iBeacon物聯網裝置,供應鏈伙伴

系統級封構裝(SiP)

(在一IC包裝體中,包含多個晶片或一晶片,加上被動元件電容電阻連接器、天線…等任一元件以上之封裝,視為SiP,亦即於一個封裝內不僅可以組裝多個晶片,且可將包含上述不同類型之器件與電路晶片疊一起,構建成更為複雜、完整之系統。

物聯網裝置五花八門範疇廣泛,SiP技術特性能使不同晶片融合同一封裝內,透過系統級封裝製程,即可縮小該裝置體內含物件所佔之面積,完成品符合市場追求主流)

日月光2311

半導體積體電路系統級測試及封裝

2.3

16.18

2.11

 

矽品2325

半導體積體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

3.5

16.79

2.11

 

華泰2329

半導體積體電路系統級測試及封裝

0.5

0

2.42

 

南茂8150

封測代工、邏輯與混合訊號IC封測、快閃與記憶體封測、薄膜及玻璃覆晶封裝

3.3

15.29

2.21

 

華東8110

非標準型記憶體封測

1

16.83

0.99

 

力成6239

記憶體封測

3.5

0

1.38

 

網通器備通路

(物聯網各環節應用軟硬體元件材料,透過網通業者之通路輸送平台,源源不絕即時供應消費所需各種貨品)

文曄3036

電子IC半導體零組件通路

4.2

11.38

1.22

 

益登3048

汽修及電子零組件通路、專業代理網路通訊晶片

1.1

19.75

1.84

 

大聯大3702

電子零組件通路

3.6

13.25

1.61

 

宣昶3315

電子零組件通路

1.2

16.05

0.89

 

福登6211

專業代理網路通訊晶片

0.9

44.36

0.99

 

晶宏3141

電子標籤、醫療設備觸控面板IC

1

44.8

2.03

屬永豐集團

其他輔助系統設備

(終端運用器材,電子小縲絲,關鍵作用強,啟動物聯整體順暢運作,不可或缺組件設備)

鼎翰3611

條碼印表機

15

22.54

6.45

 

光群雷2461

雷射材料、雷射防偽標籤

1

16.68

0.98

 

欣技6160

可攜式终端機、掃瞄解碼器

1

35.38

2.29

 

長天3431

衛星導航(GPS)、穿戴裝置應用軟體、嬰兒照護網路監視器

0.2

1780

3.12

 

環天科3499

USB裝置、安全監控行車紀錄器、衛星導航(GPS)系統、無線藍芽防丟器

-2

0

1.12

 

正崴2392

電源管理與能源模組、無線通訊傳輸及光學品、數據機、連接器、智能手機電池、讀寫器影音消費電子、穿戴裝置

3.5

16.15

1.13

 

精英2331

主機板、筆電、車用微型電腦、智慧閘道器

1.5

4.34

0.85

與大同合作聯攻物聯網

大同2371

智慧電網、智慧節能、智慧閘道器

1

0

0.65

與精英合作聯攻物聯網

智慧居家基建設施

(智家生活為物聯網最重要一環,啟動成功關鍵因素,基礎布建設施當列首要)

中保9917

智慧住宅基礎設建(數位監視系統、健康照護系統、防災管理、智慧綠建築系統、POS店管系統----)

4.6

17.49

3.25

 

 

 

 

 

 

 

附註:(個股股價漲跌有時序,拉高後跌必然,跌深當會反彈,公司營運績效優劣與股價漲跌率,不一定成正比,蓋因內中潛藏諸多不確定變數,故投資之要抉,端賴掌握輪旋脈動)

()103年估EPS數值,參據投資專業雜誌萬寶週刊資訊(僅供參考)

()、股淨比及PER103725日個股收盤價之統計數值。

()、「」符號代表業績佳(較去年盈利高)成長股「」符號代表轉機(虧轉盈)(實際狀況有變將適時修正)

附錄

🏦🏦🏦🏦🏦🏦🏦🏦🏦🏦🏦🏦🏦🏦🏦🏦🏦🏦🏦🏦🏦🏦🏦🏦🏦🏦🏦

物聯網感測元件種屬綜覽表

資訊技術之迅速發展和應用之普及,促發電子元件大行其道,迄今世界上感測器品種逾三萬種,感測器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亦有N種,如下網綜摘編輯分類彙集:

感測器原理與偵測方式

感應偵測態式

感測器可謂係光儀電系統感覺器官,亦係測量系統中之一種前置部件,其問世替代人類感官覺,以檢測外界環境變化產生之各種訊息,其方式為利用感測某些物理變化之情況,並將之轉換為電能之訊息、啟動或操作控制統之裝置。技術演進目前正邁步朝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無線傳輸、便攜性等方向發展。

現下傳感器元件按轉換原理分:(感應方式)

●電容式感應元件==將激源之變化轉換成電溶量之變化。

●電感式感應元件==將激源之變化轉換成線圈之自感量變化(利用線圈電流變化,以產生感應電壓)。

●磁阻式感應元件==將激源之變化,以交流電壓之變化顯示(藉由磁鐵或電磁線圈磁通量之改變,因受磁阻干擾,從而轉變通過之路徑 )。

●磁抗式感應元件==固態材料受光源照射時,其內部電阻值會與光照度成正比。

電磁式感應元件==無外加激源條件下,改變磁通量,讓導體感應出電壓。

●電壓式感應元件==將加入感測元件上之機械力轉換成電荷或電壓之輸出。

●電祖式轉換元件==將激源之變化,以電祖值變化顯示。

●電位計式轉換元件==利用可動接觸器位置之變化,改變電壓比。

●應變計式轉換元件==利用壓阻效應,將外加之機械力量轉換成電阻元件阻值之變化(具有形狀導體,因受力量牽制變成幾何圖形,導致電阻值改變)。

●光傳導式轉換元件==利用半導體材料受光線照射,使電祖改變特性,以進行感測及轉換工作。(感應電壓量測其變化)

●光伏特轉換元件==利用兩種不同材料作接面,導致光線照射此接面,材料兩端產生與光強度成比例之電壓。

●熱電轉換元件==利用熱產生電阻值改變,主要作用乃在溫度之測量。

離子轉換元件==將激源之變化轉換為離子化電流。

 

 

 

 

感測器應用各種類別

(●)感測原理分類

光、熱、壓力、電源、距離等感測

電容式感測器、電感式感測器、電阻式感測器、電磁式感測器、電離式感測器、磁式感測器、磁敏式感測器、磁阻式感測器、壓電式感測器、壓阻式感測器、差動變壓器式感測器、電位器式感測器、電化學式感測器、光纖感測器、光導式感測器、光伏式感測器、熱電式感測器、伺服式感測器、諧振式感測器、應變(計)式感測器、霍爾式感測器、雷射感測器、核輻射感測器、超音(聲)波感測器、聲表面波感測器

 

 

 

 

 

(●)被測量層面分類

生理量測感測器

血壓感測器、握力感測器、血氧濃度脈搏感測器、心音感測器、體溫感測器、血流感測器、呼吸感測器、血容量感測器、體電圖感測器

 

生物量測感測器

生感器架構:固定化生物分子與信號轉能器(生感器偵測器),以量測外在環境變化

生物親和型感應:

免疫感測器(三代免疫型陣列)、化學受體感測器、核酸感測器、血液電解質感測器、血糖感測器、信號轉換器(生感器偵測器)

生物催化型(代謝)感應:

酵素共軛物感測器(三代)、環系與系列酵素群組成感測器、微生物型感測器、整植物切片感測器、滲透細胞辨識感測器

 

物理量測感測器

光學量

紅外光感測器、紫外光感測器、可見光感測器、照度感測器、色度感測器、圖像感測器、亮度感測器

力學量測

線位移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碰撞感測器、震動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力感測器、力矩感測器、速度感測器、流量感測器、位置感測器、尺度感測器、密度感測器、粘度感測器、硬度感測器、濁度感測器

電學量測

電流感測器、電壓感測器、電場強度感測器

熱學量測

溫度感測器、熱流感測器、熱導率感測器

聲學量測

聲壓感測器、噪聲感測器、超聲波感測器、聲表面波感測器

磁學量測

場強度感測器、磁通感測器、超聲波感測器、溫/濕度感測器、指北針

射線放射感應

x射線感測器、β射線感測器、γ(伽馬)射線感測器、輻射劑量感測器

 

 

化學量測感測器

離子感測器、氣體感測器、濕度感測器

 

光纖光學感測測

光纖漸逝波螢光感測器、光纖表面電漿共振器感測器

 

(●)輸出信號分類

信息檢測

模擬感測器、開關感測器、數字感測器、膺數字感測器

 

(●)電源型式分類

 

有源/主動(人工製造幅射源)感測器、無源/被動(自然輻射能)感測器

 

(●)製造工藝分類

 

集成感測器、薄膜感測器、厚膜感測器、陶瓷感測器

 

(●)材料晶體結構分類

構材

單晶、多晶、非晶材料

 

(●)感測器使用材質

組成質料

金屬、奈米、陶瓷、混合物、聚合物(氧化物半導體加奈米碳、鍚、鈦)
 

 

 

 

 

 

(●)新型態感測

 

固態光電感測器、光纖感測器、集成感測器、化學感測器、人機介面(機器人)感測器、電荷耦合感測器、薄膜感測器

 

(●)物品應用感測器層面

 

感測器乃專門感應外界事物之變化,共有四個組件,即感測元件、訊號處理、訊號加工、訊號表現,其應用領域則涉及機械製造、工業過程式控制、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農業方面、專用設備等。整體世界觀,據一份數據資料顯示,就感測器市場增長速率,以汽車市場居首位,過程式控制(自動控制化)市場居次,最具願景則屬主流通訊市場。

各層面應用概況如后:

a自動化工業

智慧時代使工業邁向自動化發展,產業機器設備大量運用,促使各種相關之自動感測器之發展加速推出應市需求。

b消費性電子

家電產品為消費市場大宗,無形中各種感應器之需求亦隨之大增,主要感測器源自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鍋、照明燈俱、電扇等。

c通信電子業

隨智慧手機掘起與功能不斷研究創新,帶動使用者大量換機潮,促使感測器市場面臨更多之挑戰,必需提供更強化效能,方足應對消費者日益增高之需求。

d汽車工業

消費需求提昇,交通汽車代步工具走向高規格,每輛高級轎車必備組件之感測器元件電子控制系統質量更達高標,據探索,感測器使用狀況,一輛普通汽車全車體需用大約幾十至上百個感測器不等,而豪華轎車其按裝感測器數量,更多達二百餘個,且應用種類通常至少30餘種,頂級車多則甚至逾百種。

e農業生產

含括農(糧食、園藝、藥用等作物)、漁、牧等產業,生物感測係以農產品、水資源、苗品、病毒等環境監測與應用過程之監控為主。

f專用設備

以醫療、環保、氣象等領域應用之專業電子設備為主。尤以醫療領域係感測器忝列應用主流,而從市場透露感測器元件需求之種種信息,業趨於小型化、低成本、高效度方向發展。

 

 

 

編表資訊源:報媒雜誌網摘綜合製編撰

資料參考主要出處:

http://agriauto.bime.ntu.edu.tw/printed/agrijournal/no.12/12-02.PDF

http://bmeweb.niu.edu.tw/lhlin/%E6%84%9F%E6%B8%AC%E5%99%A8/chap5_temperature_sensor.pdf

http://myweb.fcu.edu.tw/~mhsung/NPDP/Tech/Sensors/Sensor_04.htm

http://wenku.baidu.com/view/a242911bc5da50e2524d7f1f.html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istis.sh.cn/list/list.asp?id=2118

◎[PPT]電子感測器介紹

       

http://140.134.32.129/eduteach/oliver/ff/ff.htm

 

🎼🎼🎶🎶👀物聯智能影音天地🎧🎶🎶🎼🎼

物聯網雲端架構與智慧生活==

    

大陸物聯網概念及技術架構介紹(優酷)

未來科技生活新運用樣貌==【美國康寧(corning)製作廣告影片】

《掌握科技新資訊掌握未來---------

物聯網概念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特殊玻璃材質運用新藍天)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長虹 的頭像
    長虹

    股緣神龍 i3w55

    長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